蝎子存活率低的问题有哪些 蜕皮时注意提供足够的饮食

即便是现在蝎子的养殖技术仍旧不是特别的成熟,有些饲主在饲养之后,发现养蝎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从而中途放弃。蝎子的存活率自然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主要因素,那么蝎子存活率低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呢。

1.蝎子嗅觉灵敏,来自不同场所或环境的蝎子,由于蝎体上带有不同的气味,易相互残杀。如果需要合群,在合群前一周应各喷洒同一气味的物质,以便合群时互相认同。

2.母蝎产后负仔期间,公蝎喜抢食仔蝎,所以在母蝎临产前,应把公蝎集中到别处饲养,等到母蝎产仔1个月后,再将雄、雌蝎混养,重新交配怀胎。

3.仔蝎离开母体后,母蝎和仔蝎食欲均旺盛,如果食物不足,会出现母蝎吃仔蝎和仔蝎互相残杀的现象。这时应供应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食物,并且及时分群。

4.蝎子在蜕皮时,如果食物不足,则会出现已经蜕皮的吃未蜕皮的或正在蜕皮的,未蜕皮的吃正在蜕皮的或蜕皮后还不能活动的仔蝎。这时要多投食物,将蝎喂饱。

5.不同年龄或不同生长期的蝎子对温度的需求也不同,产期蝎需要32-39℃的温度,初生仔蝎需要32℃以上的温度,非产期蝎4个月以后,所需温度为25-32℃。温度不合适,会引起相互残杀,所以要保障不同年龄或不同时期的蝎子以不同的温度。

6.蝎子生活的环境湿度为60%,如果生活环境过于干燥,食物水分又不足时,容易引起相互残杀。因此,活动场所湿度应大一些,栖息地湿度要小一些,平时要供应充足的饮水。

7.讲究卫生,不喂发霉、变质的食物,饮水要清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鼠、猫、鸡、鸟、蚂蚁等蝎子天敌的侵害。

蝎子存活率低的问题有哪些 保证食物及生活环境的质量

改善存活率低的措施:

1.要有适宜的温度:独立生活的幼蝎生长50天左右时便先后开始脱皮,此时较理想的脱皮环境应为塑料大棚立体多层石子水泥板垛体。生活在这种环境内的幼蝎,生长明显加快,抗病能力增强,几乎不出现相互残杀的现象。  

2.相对适宜的湿度:幼蝎脱皮期间,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应比其他龄的蝎子稍高一些,特别是在脱皮阶段,幼蝎更需要一定的湿度以得以顺利脱皮。这时的土壤含水量应在20右。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5%即可。

3.保证饲料多样化:在幼蝎脱皮前,应投喂充足的多种类的饲料来满足其脱皮时的营养需要。这段时间可投的饲料有:黄粉虫幼虫、蜘蛛、蜈蚣、蝇蛆、土元、蟋蟀、蝗虫、米蛾等。这些昆虫体内都含有不同的激素,不同的激素对幼蝎的脱皮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4.饲养密度不能太大:幼蝎脱皮期间,饲养密度越小,幼蝎的成活率就越高,生长速度越快,脱皮死亡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