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写作思路

构思技巧:

平淡中凸显匠心

孙犁在妻子离世12年之后,才写下这篇文章,文章虽然只有约2000字,但却概括了妻子的一生。孙犁独具匠心的将文章安排成四部分,从“缘定”到“初识”再到“持家”,最终“临别”,高度的艺术概括使得文章衔接紧密,再现了妻子由少女到少妇再到贤妻良母的生命历程。文章一开始的“天作之合”,因为下雨,她父亲和媒婆的巧遇促成了这段姻缘便给全文渲染了一种浪漫神秘的氛围,引起了下文妻子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好奇特意偷偷去瞧这位天注定的夫君是何模样的情节。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安排了一对矛盾,在传统社会,婚前男女一般不见面,妻子却抛头露面看戏,尤其对未来夫君更是“用力盯了我一眼”,这与下文妻子不愿随便跟“我”回家,礼教观念重形成鲜明的对比,看似矛盾,却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此美丽纯真的少女展现在读者面前,可见永存在作者记忆中的美丽和温暖。第三部分作者用妻子的回家哭诉先作铺垫,妻子到婆家后不但要早起,还要下地干活,可父亲却以婆婆比她起的更早为由教育她要学会吃苦,表现妻子如何由娇惯的少妇磨砺成一个吃苦耐劳的贤妻良母的过程。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想表达的是愧对亡妻,尤其是临终前两人的一段对话把作者对亡妻的愧疚、思念、感激之情推向极致。文章最精妙之处在于“天作之合”时妻子的“点头笑”到临终前妻子“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不知是作者偶然成之还是有意谋篇布局,以笑开始又以笑结束,在这相濡以沫风风雨雨的40年中,生活虽艰辛,但却让人感到温暖,让我们看到了孙犁背后那位勤劳、坚韧、默默支持陪伴他的伟大妻子。

平淡中凸显精心

孙犁与妻子共度一生,可写的事很多,在选材方面,孙犁只挑选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仔细咀嚼这些小事,仿佛是作者随意写来,但又似是精挑细选,因为几件小事就概括了一位女子一生,并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一部分,作者选择了他们“天作之合”的婚姻趣事,从妻子那带有宿命思想的话中可看出妻子思想的单纯,一句“什么都是天定的”就表明她对婚姻丈夫的满意。在第二部分作者写了两件事,婚前初见和婚后要丈夫叫车来接。初次见面时,作者重点描写了未婚妻的几个动作,“盯”、“跳”、“走”、“钻”等,活灵活现的再现了一位羞涩、腼腆、可爱但又很保守的姑娘。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作者描写了四件事,回家哭诉表现其在做姑娘时的娇弱;背北瓜事件表现其初为人妻的努力;后来学会纺线织布,尤其是手指的变形,体现她经过努力,此时已能胜任繁重的家务,并在为家庭辛苦的付出,无怨无悔;孩子发烧,整夜抱着,彻夜不眠,更表现她为人母的伟大。最后一部分的选材寥寥数语,但勤劳朴实的贤妻良母的形象俨然跃于纸上,结尾的一段话也是作者精心的选择,“你那时候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在夫妻生离死别的时候,作者选择写这件事的理由,我们从中大可想象出妻子的心意,她问丈夫这样的话是想在死之前确定丈夫对她的爱,让她带着爱的满足离开人世,所给予的太多,所求甚少,让读者不禁对这位女性肃然起敬。

平淡中见真心

此文质朴平淡,因为在文中流露出的是真真切切的情感,作者写作此文时内心充满着对妻子浓浓的思念,笔端蘸满了对妻子深厚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