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三吃啥

正月十三,又叫破五节,在民间传说中是“六日”的最后一天,也是合家团圆、万事如意的日子。过了这个节日,民间就开始热闹起来了:祭灶结束后,有组织地举行娱乐活动。从这天开始,男女老少、亲朋好友都要陆续走亲访友。正月十四是元宵节。元宵节晚上,也叫上元节、行花市等。正月十五以后才算过完春节,这一天晚上全家团聚吃元宵,俗称“团圆饭”。

1.元宵是中国传统的汉族小吃,主要材料是糯米粉。

汤圆是元宵节的主要食品,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糖、油碎、桂花、果仁等制成馅料后制成丸,滚上芝麻、豆沙、果仁、椰蓉、核桃仁等,馅心有枣泥馅、豆沙馅、黑芝麻馅。元宵为主料、元宵馅为辅助材料,经过加工、熬制而成,具有皮薄馅大的特点。元宵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是中国古代一种用来祭天求福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发展成一种元宵食品;元宵吃法有很多种,除了直接食用外,还有元宵馅做的汤圆、元宵馅做的蛋挞、元宵馅做的元宵馅做蒸饺、元宵馅做汤饺、元宵馅做凉皮等等,不同口味的元宵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此外,它还是一种食品,是用糯米粉或粘米粉为原料,然后加入糖和适量馅心制成。食用时可蘸酱油、醋等佐料,或直接食用和煮食,也可放入汤锅煮食或做成丸子汤蒸食,既好看又好吃!从明朝开始,元宵制作工艺更为精湛!

2.元宵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是一种用糯米制成的汤圆或汤圆馅。

先将糯米粉放入清水中,搓成小面团,然后放入适量的白砂糖和适量清水,用手不断揉搓,直到面团变得细腻光滑为止,再用冷水搓成长条,切成小丁,撒上白糖,再将切好的小丁捏紧分成一个个的小圆球,用手捏成圆柱形或方形,再做成各种形状的汤圆馅。元宵的种类很多,有黑芝麻元宵、枣泥汤圆、核桃仁元宵等多种。制作元宵时,要将馅料用木棍搅成面糊状,然后分成一个个小块,放在特制的木盆里,然后放入适量水搅成稀糊状;最后用汤勺舀出适量清水,再放入糯米粉制的糯米粉中拌匀即可食用。制作汤圆时,还可加入花生馅、豆沙馅等多种口味的馅料;油炸则是将元宵放入锅中炸制熟透即可。

3.包饺子的面团一定要搓得很长很细,才能粘成一颗颗圆球,而且要沾上芝麻、花生(或芝麻馅)。

这些小活,都由老人来完成。包饺子时最重要的是包上馅,所以每样食物要多放几颗馅料(一般是2个左右)。包好的饺子在沸水中煮上三五分钟即捞出,蘸上白糖、香油等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民间讲究吃饺子要先祭灶神,但不是一定要祭。因为灶王爷还有一项职责:掌管玉帝身边一切事情。如果让他亲自祭灶灶神,那就意味着要把“垃圾”从家里运出去了(这条迷信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唐代),所以家家户户都不能让他在除夕晚上走亲戚。有些人家在这一天还要吃面条、吃馄饨、吃元宵(意为团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