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拼音:mò),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金文。本意是指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进而泛指各种颜料,又可指代书画;又泛称黑色,由此引申出不洁等义;引申为木工用以取直的墨线,由此再引申泛指规矩、准则等。又特指墨家。

会意兼形声字。从土,从黑,黑亦声。古玺文的“墨”字,上方是“黑”字,下方是“土”,表明墨汁是用黑灰制成的。小篆的“墨”,字形和古玺文字形相近。楷书的“墨”,由小篆演化而来,形成了现在所使用的写法。“墨”指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说文》:“墨,书墨也。”《国语·吴语》:‘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增,望之如墨。”泛称黑色,引申为不洁之称,如“墨吏”指贪官。又引申指诗文或书画,如“文墨”。又引申为木工用以取直的墨线,如“绳墨”,由“绳墨”再引申泛指规矩、准则等。特指古代刺刻面额,染以黑色的刑罚,为古代五刑之一。又特指墨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