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文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1、感知诗文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课时安排 :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谁来说一说这个故事的结局?(指名学生说)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多么痛苦的生活啊。但是在现代诗人郭沫若的笔下,这并不是最后的结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看一看牛郎织女在那过得怎么样?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 话剧《屈原》等。

四、整体感知,指导朗读

1、学生正确、清楚地自由诵读,师作诵读指导。

明确:(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师范读这首诗。

3、学生齐声朗读。

五、诵读,理解诗歌大意。

1、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第一节

(1)读第一节、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诗人仰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同学来说说。

明确: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所以用“闪”。

2、引导学生学习二、三、四节诗。

(1)、一个“想”字总领第二、三、四节诗,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美丽的)街市 (珍奇的)物品 (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2)、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请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绘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 ——他们获得了自由,能够骑着牛儿,淌过不甚宽广的天河,时时来往,天天相见。白天,他们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夜幕降临,他们手提灯笼,闲游天街赏景购物,生活过得美满幸福。

(3)、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 明确:天上是那样繁华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是无比美好幸福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6、试一试

诗人通过他大胆而新奇的想象,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那么,同学们你能不能也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

1、下雪了——

2、一朵白云从天边飘来——

七、课堂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配乐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