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缰绳、黑莓、潺潺、头晕目眩”等生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建立初步印象。

3.通过插图和对部分篇章的阅读,了解书中的精彩情节,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选读精彩片段、组织交流,了解故事的趣味性,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骑鹅旅行记》,当你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时,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骑鹅旅行记》这本书的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她于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她年幼时因下肢患疾,行走艰难,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因此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这部小说是她在认真研究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和规律,调查各地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完成的。

3.板书课题。

这篇课文节选的是原著中的一个片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阅读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板块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边读边思考:

(1)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小男孩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

(2)角色预览,出示图片。(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插图)

4.故事的开始,当尼尔斯还是一个“人”的时候,他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活泼可爱、顽皮)

5.尼尔斯的穿着和这个年纪的我们一样吗?(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6.什么样的孩子皮裤和袜子上会有补丁呀?(顽皮、活泼好动)没错,尼尔斯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经常出门,在院子里、在外面玩耍。

7.小组交流:课文围绕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8.全班分享:请同学们先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以及和同桌交流能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读文,概括文本内容,认识主要人物,并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把握全文,为更好体会人物语言及心理活动描写做铺垫。

板块三精读课文,领悟表达

1.交流探讨。

(1)在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他变小了)

(2)他变小了,别的东西有没有变小呢?别的东西对于小狐仙尼尔斯来说就是怎样的呢?(变大了)

(3)除了变小,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曾拥有的?(他能听懂禽兽的话)

(4)能听懂它们的话,就可以跟它们沟通交流啦,让我们跟随着尼尔斯,一起去找找这些变大的伙伴吧。

2.感受态度:这些庞然大物对小狐仙尼尔斯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1:麻雀和鹅不怕他,叽叽喳喳笑话他。(板书:笑话他)

预设2:鸡叽叽喳喳不怕他。(板书:不害怕他)

预设3:猫咪凶他,差点咬死他。(板书:凶他)

预设4:牛棚里的牛一片混乱,吼声四起。(板书:吼他)

3.是的,我们的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世界上所有他熟悉的东西都变大了,他变成了弱小的小狐仙,他能听懂禽兽的话了,也知道动物们并不都喜欢他。

【设计意图】通过理清文章脉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便于抓住重点展开分析。角色的采访走进了人物的情感世界,灵性的回答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板块四引导点拨,拓展思路

1.展开想象,交流想法:如果你一觉醒来,也变成了和尼尔斯一样的小狐仙,你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想法:同桌交流想法,也可以告诉老师。

3.学生自由讨论:课文的最后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雄鹅的脖子,却被雄鹅带去了高空。骑上鹅背的尼尔斯又会发生什么呢?

4.拓展读整本书:教材上的课文只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中的一个小故事。整本书中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许多。

书中的尼尔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大家肯定都迫不及待地想阅读整本书了。

5.巩固拓展:老师希望同学们阅读的同时能仿照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的故事梗概,写一篇《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延伸、情感的参与、方法的运用、兴趣的培养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