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和溶溶的区别

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其乐融融。形容暖和,春光融融。

溶溶:宽广的样子,溶溶的江水。

“融”是会意字,左边为“鬲”(音lì),是古代鼎一类的煮器,右边是“虫”,假借用来模拟热气蒸腾的景象。“虫”是“融”的本字。《说文》里解释说“融,炊气上出也。”不过,“融”的这一本义后世鲜有使用。在古代汉语中,“融”的义项很丰富,比如“熔化、消溶,融合、通融”等。“融融”,多用来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如郑庄公对其母姜氏说的“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溶”是形声字,本义是“水盛貌”,引申指广大、安闲等义。“溶溶”本指水面宽广的样子,多用来形容月光的明净洁白,如“月色溶溶”。通过查考我们发现,在古汉语中,“溶”并没有溶化、溶解义。“溶化”“溶合”“溶解”“溶入”等的出现,是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事。

大致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古代汉语中,“融”字身兼数职;在现代汉语中,随着表达的日益精密化,后来人们用“溶”和“熔”字,逐渐分担“融”的本分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