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柏林教学反思简短

《在柏林》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了《在柏林》一文,现就自己上课的前后的故事略书一二。

三次修改,思路日渐清晰。这篇课文从头至尾都是我自己思考,自己备课,自我完善。今天终于在全校语文组老师面前展示出来,自我感觉还不错。对于这篇课文,我从矛盾冲突入手,老妇人的两次数数,小姑娘两次嘲笑,车厢里两次静,以及老兵的“一扫一说”来展开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在不断展开,从安静到寂静,原因何在?这是本课探究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对人民生活造成的苦难。

以点展开,拓展深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极其普通的事情:一列火车车厢里的故事。却震撼着所有人的心。战争让老人失去三个儿子,逼疯老妇人,逼走老兵,以后的日子,谁会照顾老妇人,谁能够修复战争对人民心灵造成的伤害……在学生理解了战争的残酷之后,再次拓展到我国唐代时期的战争悲剧。《石壕吏》中的三男和这篇课文中的三男如出一辙,相同的悲剧,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战争,发人深省,让人深思。最后拓展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字。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在失去父亲之后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里描绘了自己失去父亲的悲痛,难过,呼吁全世界人民要和平不要战争。

深化主题,摒弃战争。三篇文字对照之后,班级里一片寂静,大家都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可怕,人人都被战争带来的后果所震撼,远离战争,铭记和平,成为这节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一颗丰盈的硕果。

经过认真的备课,不断地反思,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好像又成长了。对文字的敏感度日进增强,对重点词句的把握不断攀升,对自我的要求与日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