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500读后感

1、“清贫”不是贫穷,而是主动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清贫思想可能产生于物质生活极其困乏之时,也可能产生于物质生活十分富足之间。在困乏时,君子固穷,知足常乐,在富足间,收敛贪婪,抑制非分。而日本人中野孝次的这本《清贫思想》正是产生于当代日本经济空前繁荣、物质生活异常富庶的背景下。

2、现代文明对物质财富的依赖达到了极致,而实现这一文明的过程又伴生出诸多症结,其严重程度足以让全社会为之困惑。人口问题、环保问题、生态问题每每成为热点话题,企业效益下滑、就业形势严峻、股市动荡不安所产生的心理压力让人仓皇失措,而心灵间的冷漠自私、忧郁惆怅、沮丧自馁、浮躁烦乱更是似瘟疫般悉数染遍。医治现代病,中野君开出的却是古人的方剂。

3、清贫思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支柱是禅宗,书中提到的西行、兼好、光悦、芭蕉、池大雅、良宽等人物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他们大都生活在16世纪。禅宗于南朝宋末�5世纪 由印度和尚菩提达摩传入中土,发中华禅宗之轫,唐宋时曾极盛,后于12世纪传入日本,几百年后便产生出了一批如上所述的思想者。一种思想的本土化过程无不例外是个漫长的经历,它需完成生吞、咀嚼、蠕动、反刍、消化的全过程,到16世纪时,这种思想通过这批文人、画家、 隐士、僧人的俳句、和歌、书画反映了出来,它已不是中式禅宗,更听不出它在印度遥远的绝响了。佛教在东汉时传入中国,几百年后产生出了陶渊明、“竹林七贤”式的具有清贫思想的文士,在他们身上,你很难辨析哪些是老庄哲理哪些是佛释道义,其全然被融汇了,杂糅进了主体文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就是一种清贫理念?再向上溯,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也是种清贫思想?与光悦等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更是出现了洪应明的《菜根谭》、张潮的《幽梦影》、陈继儒的《小窗幽纪》、吴从先的《小窗自纪》、屠隆的《娑罗馆清言》等“清言体”著述,将清贫思想的内涵进一步扩充,遗憾的是本书并未将这些日本之外的清贫思想提及,它们甚至是日本清贫思想的根源。

4、用昨日的良药,能否疗治今天的病症,这还需分析一下,这剂昨日良药是否痊愈过昨日的痛疴。孔子思想形成于“礼崩乐坏”,竹林七贤清谈于浊世,清言体盛行于颓废,而日本的16世纪正处于幕府政治的后期,皇权旁落,战争四起。历史上,清贫思想无不是以一种遁世姿态开放在废墟的墙角,以隐士的方式出现于不经意间的,要它来医伤疗毒,抓到的只能是沉塘时的那根稻草,救命是指望不上的。一种思想一经产生,往往有人就要急着拿来功利实用,如果真能如愿,那还叫思想吗?

4、清贫思想在过去不是,今天也不是主流思想。在日本,消除沙林毒气、少年自杀、经济萧条、银行倒闭、股市下滑、物价高昂等等恐惧的能是飘渺隐约、依稀恍惚的俳句和歌,能是影影绰绰、雾里镜中的茶道花艺?清贫思想如四季的更迭,在渐变中脱去冬衣,又如精心炮制的中药,须一副一副地煎,一碗一碗地饮,清贫思想医慢不医紧,在调养不在手术。在中国,优裕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一代,其种种令人担忧的行为唤醒了蛰居有年的清贫思想,与自然相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不和谐让人不得不重温这一思想。清贫思想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论基础,它还是一位不合流的谏官,时以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令所有在场者尴尬难堪。现代文明的路不可能只有一条,正如古代文明之花不只一朵一样,现代中国能否走一条不同于美日式的文明之路,清贫思想应该说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中国已经走过了一条与其他文明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