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1、王安石1042年21岁时及进士第,1052年—1054年任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四月,辞职回家探亲,途中与两个弟弟王安国、王安上以及萧君圭、王回一道游览了位于今安徽含山境内的褒禅山。王安石已在地方上任职12年,尽自己所能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事,初步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受到百姓的拥护,但同时他也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苦难生活,感受到治政的诸多弊端。他采取的许多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使他常常发出无奈的叹息。因此,在游褒禅山后三个月,他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通过这篇文章,王安石表达了自己欲实施政治抱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内因、外因三者齐全才行,但内因占主导地位。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才有了他在1058年(38岁)时的致宋仁宗的万言书,才有了后来神宗的赏识,才有了任宰相百折不挠地变法等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所以说,从这篇文章可初步看出王安石的思想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