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划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划分:

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阐述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

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写法特点:

(1)运用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用在掌上运转东西比喻以仁政治理天下的容易,具体贴切。

(2)运用排比,精炼整齐。

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等句,运用排比,既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又能严密地展开论述。

(3)举例论证,形象生动,易于人接受。

如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