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七天假哪年开始的?你了解多少?

春节假期是哪年增加的?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国现行法定节日为11天。包括新年(农历正月初一)、人日、上元佳 节、端午节 、中 秋节 、下 元 宵 节 和除夕 。

从2008年起 ,国家开始实行7天长 假制 度 :即每年由 1月24日起至 2 月 3 日止 的每周休息一天;而2月份只放1 天公休假日 ;以此类推, 4 年后也就是到2014年的清明小长 假才与周末连在一起形成 7天的超 长节假日 !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只有元旦才有七天大假!其实只要胆子大,7天天休假不是梦哦~

为什么过年要 放 七 大 天 小 时 ?

因为古代人们认为宇宙是天圆地方:天是圆的,地 是方的;古人又相信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整体。《易经》说:“天地定位”,意思是天体在不断运行和变化过程中,当其轨道位置转到了一定的角度的时候,就产生了四季的更替现象。因此有了春夏秋冬之分。同时古人也发现太阳运行的轨迹也是圆形的,《淮南子·天文训》:”日月之行也,离于困极之纪……故阳左阴右,以含四时”;所谓”阴阳合历”,就是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份来分别反映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注意:以上说法来源于网络)

那么如何确定一个季节呢?中国古代是以立春为标准来判断一年的的开始。而立春又是划分四季的标准点。

比如冬末初春时节,气温仍然较低,这时就要用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了——《吕氏春秋·季夏》:“斗指艮,维为 立春 ”。

另外还有一个标准点就是雨水:《管子·轻重己篇》“凡学道者必本乎此”……就是说学习大道的人必须要遵循这个原则——“水则载舟亦覆舟”!

由此可见,在古代社会里,无论是农业还是商业活动都是以天气的好坏来决定生产或经营活动的。

为了适应农业生产需要,提高耕作效率,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必须对农作物进行精心的养护管理,于是就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这是中国传统的物候观测方法之一

按照传统习俗规定,每月的初一这天称为鸡日或者丑日。初二则为狗日,初三则是猪日,如此依次循环往复下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改变着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不再重视这样的日子了

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过一些比较新潮的日子

比如说圣诞节

或者是情人节

还有愚 人 节等等

这些洋气的节日才是他们的最爱啊~

不过对于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来说

他们更看重的是阖家团圆的感觉

毕竟中国人最重要的还是要讲究个热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