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发源地
台球又称击球、打球,是在台球桌上进行的运动。世界各地都有台球活动,但人们对台球最熟悉也最了解的莫过于“台湾人”。台湾人是由在大陆与菲律宾等地的台湾移民逐渐发展而来,他们把中国闽南语称之为“花式”台舞,用简练的手势配合舞蹈动作完成击打,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西方风味。虽然如今已经被认定为是“运动项目”,但其实这个项目源自古代东南亚地区。这种花式击打技术产生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至今台湾地区还保留着许多使用类似花式击打技术的传统方式。
1、台球的历史
因台湾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民间的台球活动在明朝之前便已十分盛行。而台球最早的记录出现于1663年7月17日的菲律宾马尼拉市首届职业球手大会(Warrior Training Cup)结束之后。这次会议中通过了新规则:所有参加会议的官员必须使用一种传统的台球道具–球桌或其他比赛用具。同时在此后举行的所有比赛中都必须使用一种叫做“台球”(Cool Training)的运动来代替击球这一动作。由于使用该游戏的场地只有一个,所以这种叫“台球”的游戏便由此得名。目前在中国大陆已很少有人进行这项活动了。
2、台球与“台湾人学”
早在19世纪初,台湾还没有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前,当时美国将其称为“台湾人学”。因此他们决定将台球从英国人眼中的非主流行为改造成主流,并在各地推广。1890年代,台球进入中国后,就在上海和香港等地兴起了一股台球运动热。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台湾还出现了台球俱乐部与专业级斯诺克(Galint)赛事。后来在美国人的努力下,这些俱乐部逐步取代了当时普通的台球室,被称为“台球馆运动”。
三:台湾的传统活动项目
台球的玩法有很多种,其中以中国大陆流行的九宫格为代表。台球所使用的九宫格分为红、黄、蓝、绿、紫、黑七种颜色。一般人想要选择九宫格当中最红色的颜色,就要事先在棋盘上画出七种颜色,然后再请人来打。如果想要获得最佳得分的机会,也要找人来用九块牌把九种颜色的牌做出来组合。打小球时,台球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往往是红颜色的台球球。由于九宫格中有很多小孔需要用手指插进去才能打开,因此打小球时会显得特别精神。九块牌分别为:黑(5、9、10、12)白(6等份)蓝(2等分)绿(2等)紫(3等分)蓝黑红白黑七种颜色:1.红9等;2.黄9等;3.绿3等;4.白3等;5.红4可选;6.绿3可选者:红色为大,黄色则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