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汉宣帝继位之初,下诏想把祭祀汉武帝的庙乐升格,不料却遭到了光禄大夫夏侯胜的反对,丞相、御史大夫等公卿大臣们一阵惶恐,胆敢反对皇上的诏书,这还了得?马上联合上了一道奏章,弹劾夏侯胜大逆不道。顺便把不肯在奏章上签名的丞相长史黄霸也以不举劾的罪名一道上报给了皇帝。于是这两个人被一起逮捕下狱,判了死罪,等待处死。夏侯胜是当时有名的大儒,尤其精通《尚书》,素来性情耿直,不会阿谀逢迎,如今受此大辱 ...

    2024-01-09 0 知道
  • 谏逐客书第二段

    谏逐客书第二段

    谏逐客书第二段,,谏逐客书第二段分为4层。《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优秀古代公文,是应用写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的“书”不是书信,而是上书、奏章,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臣子向帝王逐条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称,与表性质类似。该文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公文的一些本质属性,正是这些公文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奏章是古代臣属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宋欧阳修《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 ...

    2023-12-30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2021必修一

    谏太宗十思疏2021必修一

    谏太宗十思疏2021必修一,,《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 ...

    2023-11-29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选自

    谏太宗十思疏选自

    谏太宗十思疏选自,,谏太宗十思疏选自《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 ...

    2023-11-23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概括

    谏太宗十思疏概括

    谏太宗十思疏概括,,该文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针对李世民即皇帝位后逐渐滋长起来的骄傲情绪和开始过分地追求享乐所写的一篇奏章。文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十分具体地提出作为一个国君应该经常考虑的十个问题。据说唐太宗看到这篇奏章后颇有感悟,亲自写诏书答复魏征,承认自己的过失,并对魏征这种敢于直谏的精神表示赞赏,还把这篇奏议放置案头,经常对照反省。《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 ...

    2023-11-23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目的

    谏太宗十思疏目的

    谏太宗十思疏目的,,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努力积聚德义,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 ...

    2023-11-23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

    谏太宗十思疏人教版,,《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赏析: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 ...

    2023-11-23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文体

    谏太宗十思疏文体

    谏太宗十思疏文体,,《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 ...

    2023-11-23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10思

    谏太宗十思疏10思

    谏太宗十思疏10思,,《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小编收集了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这在先秦散文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有的围绕一个中心,通篇设喻,有的开篇第一句就设喻,然后才引出本意。这个传 ...

    2023-11-23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原文赏析:《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 ...

    2023-11-23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海纳百川

    谏太宗十思疏海纳百川

    谏太宗十思疏海纳百川,,在《《谏太宗十思疏》14中告诫君王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两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知得失。”《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 ...

    2023-11-20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唐太宗

    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唐太宗

    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唐太宗,,《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全篇以“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中心 ...

    2023-11-13 0 知道
  • 谏逐客书600字赏析

    谏逐客书600字赏析

    谏逐客书600字赏析,,《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始皇的一个奏章,发生在秦王嬴政十年。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谏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见本文说服力之强。作者先谈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都 ...

    2023-11-10 0 知道
  • 唐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唐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唐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创作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 ...

    2023-11-02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5戒

    谏太宗十思疏5戒

    谏太宗十思疏5戒,,5戒:戒奢、戒骄、戒放纵、戒轻言、戒赏罚。《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 ...

    2023-10-30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标题的意思

    谏太宗十思疏标题的意思

    谏太宗十思疏标题的意思,,《谏太宗十思疏》标题的意思:关于十条值得深思的劝谏内容,写给唐太宗的奏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疏,奏疏、奏章,是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 ...

    2023-10-24 0 知道
  • 谏太宗十思疏而的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而的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而的整理,,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十思”是奏章的主要内 ...

    2023-10-24 0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