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父和屈原的形象特点分别为

    渔父和屈原的形象特点分别为

    渔父和屈原的形象特点分别为,,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屈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知变通的形象。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 ...

    2024-01-05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翻译,赏析,,原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着 同:著;玉鉴 一作:玉界)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肝肺 一作:肝胆;沧浪 一作:沧冥;尽挹 一作:尽吸;岭海 一作:岭表)译文:洞庭湖与 ...

    2023-12-22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原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翻译: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 ...

    2023-12-22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湖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湖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湖原文,,《念奴娇·过洞庭》原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

    2023-12-21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及翻译,,原文: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翻译: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 ...

    2023-12-21 0 知道
  • 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过洞庭原文及翻译

    过洞庭原文及翻译,,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 ...

    2023-12-21 0 知道
  • 客至中体现元白体的诗句

    客至中体现元白体的诗句

    客至中体现元白体的诗句,,《客至》中最能体现“元白体”的诗句是: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元白体[ yuán bái tǐ ]诗体的一种。诗体的一种。唐 元稹 、 白居易 二人作诗,旨在平易,称为“元白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元白体: 微之 、 乐天 ,其体一也。”客至[ 唐 ] 杜甫原文 译文对照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 ...

    2023-12-16 0 知道
  • 念奴娇 过洞庭翻译

    念奴娇 过洞庭翻译

    念奴娇 过洞庭翻译,,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 【朝代】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翻译: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 ...

    2023-12-14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的文体

    念奴娇过洞庭的文体

    念奴娇过洞庭的文体,,念奴娇.过洞庭;属于宋词。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 ...

    2023-12-14 0 知道
  • 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

    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

    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 【朝代】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 ...

    2023-12-14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

    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 ...

    2023-12-13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 ...

    2023-12-13 0 知道
  • 念奴娇 洞庭青草

    念奴娇 洞庭青草

    念奴娇 洞庭青草,,念奴娇·过洞庭作者: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译文洞庭湖边静立着的纤草,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 ...

    2023-12-13 0 知道
  •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全文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全文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全文,,原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译文: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 ...

    2023-12-12 0 知道
  • 一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哪写的

    一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哪写的

    一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哪写的,,是一副赞美济南大明湖的对联,作者是刘凤诰,清代时期人物。对联大意是: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是刘凤诰看到大明湖的精致写下的对联,写的是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铁小沧浪宴饮,兴致勃然,刘 ...

    2023-11-17 0 知道
  • 渔父屈原的人物形象

    渔父屈原的人物形象

    渔父屈原的人物形象,,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决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屈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知变通的形象。文中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八字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 ...

    2023-11-14 0 知道
  • 过洞庭

    过洞庭

    过洞庭,,1、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宋代〕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着 同:著;玉鉴 一作:玉界)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肝肺 一作:肝胆;沧浪 一作:沧冥;岭海 一作:岭表)2、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 ...

    2023-11-12 0 知道
  • 谈中国诗有感

    谈中国诗有感

    谈中国诗有感,,今夜再读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不由再次感受到钟老的博学与智慧。西洋读者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是富于暗示,而钟老说他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并引用南宋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论盛唐诗歌的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来佐证。又把欧阳修引用同时代诗人梅尧臣的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也引了出来,再举例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中已有“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 ...

    2023-11-05 0 知道
  • 孤月沧浪河汉清下一句

    孤月沧浪河汉清下一句

    孤月沧浪河汉清下一句,,古代诗词中,我最喜欢的是“孤月”和“沧浪”两句。前者象征着诗人一种不受世俗眼光的自我境界,也有一种不为世俗所累的坚定意志。而后者则是那种将诗词创作视作一种自我实现或“理想”的自由追求,这种自由追求也有严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可以说是古代中国诗词创作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今天我就来谈谈“孤月”这一意象在我国诗词创作中的运用。古代诗歌一般都有四大名句:高山流水、孤帆远影、 ...

    2023-07-02 970 知道
  • 今日逢君君不识下一句,今日相逢不识君

    今日逢君君不识下一句,今日相逢不识君

    今日逢君君不识下一句,今日相逢不识君,,岂得不如佯狂人。笑歌行唐-李白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笑矣乎,笑矣乎。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

    2023-04-14 630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