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挖空训练及答案

寡人之于国也挖空训练及答案:

1.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 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

3. 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

4. 人之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

答案:

1.每户分给五亩地盖房,前前后后种上些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丝绸衣服了;鸡、猪、狗等家畜,及时喂养,那么七十岁的老人可以有肉吃了;每户分给一百亩田地,让他们按时耕种,那么数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办好学校,讲授孝敬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那么那么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东西走在路上了。老人穿丝绸吃肉,黎民不饥不寒,这样还不能治理好国家的,从来没有过。

2.第一层,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层,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层,阐述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措施与态度。

3.用拿兵器刺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做比喻,揭露梁惠王把涂有饿莩,人口减少的原因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用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如夸(水旁)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谨庠序之教……

作用:大大增强文章的雄辩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