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软而硬的个性

根据老舍的描写,母亲的性格最突出的是“软中硬”。什么叫“软中硬”?有求必应,从不吵嘴打架,从不逗气,把吃亏当做当然的事;从表面看,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劳到老,吃亏到老,一世没享过福,到死时吃的是比粗粮还不如的“混合面”,但她很认命,以为命当如此。

但在骨子里,母亲的性格里有着另一面,她刚强、豪爽,她能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在无路可走时闯出一条路来,暗暗把泪水往肚里流。譬如文章中这样写道:“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里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她虽然很穷,衣服上有很多补丁,但永远干干净净,屋里的家具缺胳膊短腿,但是老被擦拭得极干净,上面的铜活零件也总是锃壳的。小院子不成格局,但是一年四季不缺花草,显示着母亲乐观自信面对生活的态度。

至于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在课文中随处可见,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好客的习性”等等。但最最主要的是母亲“遗传”给了他“软中硬”的性格。“我对一切人和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老舍一生中几次重大的转折以及他的生与死都是这种“软中硬”性格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