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中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导入

从武侠小说中的外号谈起,如“老顽童”、“金毛狮王”,往往这个人物的外貌、性格、武功都与这个外号相呼应,这就是抓住一个要命的特点写人物,也即以一个要害处的特征统领全局,抓住一个可以涵盖其外表、行为、心理、思维的显著特征,所有的描写和情节设置都围绕这个特征来,这样就更能集中体现人物的独特个性。我们今天要讲的这篇课文,主人公也有一个外号:“套中人”。

二、作者简介: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剥削,讽刺庸俗腐朽的市侩习气,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他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盛期。他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带阁楼的房子》《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为《套中人》)剧本《樱桃园》等。

明确本课重点:通过研读《套中人》,学习怎样“抓住一个要命的特点写人物”。

三、整体感知作品,了解故事情节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一(1-4):概括介绍。

二(5-最后):结婚闹剧。四、研习小说第一部分

学生默读、讨论:

1、别里科夫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

生活方面的“套子”(有形的):①衣着打扮;②生活习惯。

思想方面的“套子”(无形的):喜欢歌颂过去;用所教的古代语言逃避生活;只相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

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别里科夫的性格特点:封闭、胆小、顽固保守、害怕新事物、维护旧秩序

2、别里科夫套子的实质是什么?

历史背景: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三世即位后加强恐怖统治,警察和暗探密布俄罗斯,大批革命者被流放,进步报刊被查封,政府对舆论的钳制日益加紧,告密之风日益盛行,许多要求自由的人惨死于政治迫害。在这种“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专制制度下,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享受不到起码的民主权利。特殊的政治环境造就了特殊性格的人。别里科夫是被警察制度吓破了胆的满心恐怖的可怜虫形象,整天提心吊胆,怕出乱子,怕人告密,连一张漫画都把他吓得六神无主,唯恐“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这个畸形典型从侧面暴露和讽刺了沙皇专制制度剥夺人民自由的罪恶。

套子的实质:顽固守旧的思想和制度,沙皇专制统治

别里科夫的实质:怕:害怕改变现状、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害怕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