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层次划分

第一层(从开头到“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这是从正面阐述郭橐驼成功的种树经验。这一层又可分三个小层次:一是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则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二是树木的天性;三是郭橐驼恰当的植树态度和方法。

第二层(从“他植者则不然”到结束):主要写“他植者”错误的种树方法,与郭橐驼的成功经验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中心。这一层又分两个小层次:一是马马虎虎、不认真的种树态度;二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种树态度。

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