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翻译及注释

译文:

宰相中山公写了篇《秋声赋》,用来应和吏部尚书的赋作,一唱一和都很绝妙。虽然都表现了遇到良时、理想得以施行的未尽兴致,却仍有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感叹,何况像我这样抑郁苦闷、老而多病的人呢?吟诵之后,援笔成章,以寄托我心中的孤臣之愤。

蓝天有如清澈的水啊,是那样遥远深幽;百虫迎来了岁暮啊,万叶也在吟唱寒秋。树林中将要飘下的枯叶,在西风中瑟瑟作响;潜藏的昆虫呼唤着同伴,声音凄凉而又悲忧。送那将归之人啊,来到水边;远离了故土啊,为望乡登上高楼。晚秋的树枝上蝉鸣阵阵,牵惹旅人的乡愁;黄昏的蔓草中寒蝉哀吟,引起人几多离愁?

还有那苍松翠竹在风中摇曳,梧桐楸树早已枝凋叶脱。感受着晓风破窗而入的凄寒,凝视着洒满碧阶的清凉月色,不由得想起征人远在塞外的艰辛,少妇独处空闺的寂寞。夜间蟋蟀鸣叫啊,织布机声声急促;长空北雁叫啊,书信早已断绝。远方那断续的捣衣声啊,清冷激越;虚掩的窗户真寂静啊,盼不来亲人多悲切!如低吟,似长啸,不是笛箫,也不是琴瑟。合乎自然的音律,触动人终年的别绪。废井边,青苔已经布满;荒园中,到处是寒凉的露滴。此时此刻,即使有谢安那样的潇洒风度,像山涛那样的宽容随和,即使为平天下辅佐君主,将各学派的发展亲自掌握,也会有感于秋虫在窗前的鸣叫,慨叹凉叶在初秋时的凋落。只是这感慨不同于宋玉由秋引起的悲伤,也迥异于潘岳悲秋的微小琐屑。

啊!千里马虽雄心不已,却已经衰老,苍鹰虽未腾空,却充满搏击之情。我一听到秋风的呼啸,便怦然心动,一看到苍茫的秋色,精神也为之惊醒。力量虽已将尽了啊,脚还受到束缚,可我还是要奋进向前,只因了那凛冽的秋声!

注释:

相国中山公:即李德裕。

属(zhǔ):请人唱和。天官:指吏部,主选授之事。太常伯:龙朔二年(662年)改吏部尚书为太常伯,这里指王起。

得时行道:逢时易达,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光阴之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之感叹。

伊郁:愤懑,忧烦。

斐(fěi)然:形容有文采。

窅(yǎo)窅:深远的样子。悠悠:渺远无限。

辞林:凋落的树叶。

潜:隐藏。命侣:招呼伙伴。啁啾(zhōu jiū):虫鸣声。

送将归: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慷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吾土:故乡。王粲《登楼赋》: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露蝉:露水中的蝉。蝉翼被露水打湿,飞行困难。

夕草起:一作“夕蔓趣”。寒螿(jiāng):指蟋蟀。

含韵:秋寒中仍然保持风韵。

梧楸:梧桐和楸树,都是早落叶的树木。

绮(qǐ)疏:雕镂华丽的窗户。疏,窗户。

征行:指远行征戍的丈夫。

碧砌:青绿色的玉石台阶。

骚屑:风声,这里喻叹息声。

蛩(qiū):蟋蟀。机杼(zhù):织布机和梭子。

音书:音讯书信。

远杵(chǔ):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杵,捣衣的棒槌,唐代妇女每于秋季捣衣。泠(líng)泠:泉水滴沥的凄清声。

虚窗:虚掩的窗户。切切:悲伤的样子。

竹:笙笛一类管乐。丝:琴瑟一类弦乐。

宫徵(zhǐ):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两个。宫声低沉,徵声清幽。这里代指音律,指大自然中的声响。

动:触发。终岁:终年到头。

露滋:被露水滋润。

苍苍:苍茂繁密。寂寂:安静的样子。

槭(sè)械:风吹叶动声。咿咿:虫呜声。

安石:指谢安,其字安石。《晋书·谢安传》:谢安少有重名,累辟官,皆不赴任,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四十余岁有仕进志,能知从。官至大都督。

巨源:指山涛,其字巨源。《晋书·山涛传》:“羊祜执政……出为冀州刺史。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族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后人为吏部尚书,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多可:多许可,多宽容。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

六符:即泰阶六星之符验,也即天象对世事作出的反应。《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不可不省。”颜师古引应劭注:“《黄帝泰阶六符经》一: ‘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祗成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三阶不平……百姓不宁,故治道倾。’”

施:施行。九流: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

阴虫:秋虫。鸣轩:在窗前鸣叫。轩,窗。

初堕(duò):开始凋落。

宋玉:指宋玉《九辩》。

潘郎:即潘岳,其字安仁。幺么(yāo mǒ):渺小,这里指潘岳《秋兴赋》。

骥:千里马。枥(lì):马槽。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鞲(gōu):皮做的臂套,用以架鹰。

眄(miǎn):看。天籁(lài):自然界的音响。

痑(tān):马病,这里指衰老。受绁(xiè):捆缚。绁,捆绑。

奋迅:奋发迅疾。奋,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