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和辞用法上的区别

1、本义、引申义不同

词:本义是将内心所想的外化表达,古人称最小表义单位为“词”,称由句子组成的完整表达为“辞”。在现代汉语中,“词”也指古代文体,诗歌的一种,如“宋词”“词牌”等。

辞:本义是诉讼,打官司。引申为诉讼时的言辞。再引申为一般的言辞、文辞,又引申为一种文学体裁。

2、字源不同

词: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传世文献最早也见于战国时代。金文从言、司声;篆文、隶书、楷书从言、司声。“词”在最初可能指官府文书的文字,因此从“言”表义;从“司”声也可能有兼义的功能,“司”的本义是官吏管理,因此“词”从“司”声,可能与官府文书有关。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辞:会意字。“辞”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字的左边是一只手在整理线轴,右边是辛。金文中出现多种异体:除了都在左侧添加另一只手之外,还有添加“口”或“言”旁以使“辩讼”义更鲜明的;还有一种将“辛”替换成“司”的,“司”有“治理”的意思,而且古音中“司”与“辞”同属“之”部,所以这个字就成为会意兼形声字。

3、用法不同

词:用于词语、词汇义,而辞用于言辞义,在合成词中一般有固定写法,如歌词、动词、词义、词组等的词不写作辞。有些传统上用辞的地方也多用词,如:致词、答词、悼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