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声词的运用教学反思

一、议题与学生的切合度。

我们团队在确定议题前,一直在努力地寻找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

经过反复研读,我们发现,《怕打的孩子》、《伞》、《风》、《雷》这组选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含有拟声词。

在具体的语境中,用轻、重、缓、急等不同的语气来读拟声词,就能表达不同的情绪,给读者不同的感受。

二年级的孩子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拟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情绪、动作的状态等,这样的拟声词更能使孩子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轻松地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因此,我们确定了“有魔力的拟声词”这一议题,切合了学生的自身需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励他们不断探究,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反思教学目标达成度我们认为:合理的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向生成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

因此,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大体了解什么是拟声词;有感情地朗读儿童诗,体会儿童诗中运用拟声词的趣味,从而激发阅读儿童诗的兴趣;能运用拟声词简单创编几句儿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