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概括:

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表达了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 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刻矛盾。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第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第二层(2段):写夏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第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第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第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第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第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第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第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