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和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历经各种磨难却顽强生长,成就了高原上一方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全文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并从柳树的身上获得人生启示。

4.学习作者状物时“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初步体会衬托、借物喻人手法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