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酒精和双氧水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熟知的用于消毒杀菌的药品。但是这三者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在化学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碘伏是以水作为溶媒,以碘为主要溶质的棕色溶液,酒精一般指的是酒精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双氧水则是二氧化氢。

其化学本质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在消毒原理也具有差异。例如碘伏的消毒原理是通过广谱杀菌,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可以当作杀菌消毒剂,适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以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也可用于手术前的消毒、各种注射部位皮肤消毒、器械浸泡消毒以及阴道手术前消毒等。


酒精则要以浓度作为划分依据进行讨论,过高浓度的酒精能迅速地对细菌蛋白脱水,但正是由于速度过快导致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快速地变性凝固,并形成一层坚固的包膜保护细菌,反而影响其杀菌能力。所以医用酒精的浓度一般是70%~75%,适用于手和未破损皮肤的消毒以及物品表面的消毒。


双氧水的化学性质极其不稳定,容易分解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水。所以其消毒原理就是通过产生气泡使伤口的血痂、脓以及黏附的坏死组织松动。但是这种消毒方式对伤口的愈合有影响,并且如果浓度过高还会导致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双氧水常用于治疗化脓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文森口腔炎、齿龈脓漏、扁桃体炎及清洁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