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50字续写

枣核50字续写:

枣核如此戏弄了县官,官府岂能善罢甘休。看,衙役们来了!然而,这次枣核并没有反抗,反而和颜悦色,一声不吭,乖乖的跟着他们去了官府。村民们惊讶万分,可枣核却偷偷地对村民们眨眨眼,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到了官府大堂,十来个衙役正在搬运几袋刚刚收上来的大米。枣核二话不说,纵身一跃,跳进了最大的米袋里,一下子扎进米堆。这下可把衙役们忙得团团转:二三十人齐刷刷冲向那个米袋,你挤我碰,你争我抢,都想拿头功。这许多只手同时飞快地翻来覆去地找,米袋都抓破了,可一直不见枣核的半点儿踪影。

原文(节选):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到了晚上,枣核跑到县衙门拴牛、驴的院子外面,一蹦蹦进院子里。等衙役们睡着了,枣核解开缰绳,又一蹦蹦到驴耳朵里,“哦喝!哦喝!”大声吆喝着赶驴。衙役们从梦里跳了起来,惊慌地喊着:“有人进来牵驴啦!有人进来牵驴啦!”他们拿着大刀长枪到处搜人。

作者简介:

本文是民间故事,由董均伦、江源搜集整理,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本文中心思想:

《枣核》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枣核如何的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躲藏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光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赞美了枣核的不服输,机智勇敢。

写作特色:

1、本课语言生动活泼。趣味性强,主题深刻。

重点语句赏析: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赏析:这句话是个过渡句,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下半句是对下文的概括;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文中至关重要。

2、衙役们拿出铁链来绑枣核,噗的一声,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

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反衬了枣核的神奇,增添了故事的讽刺效果。

阅读理解题:

1、枣核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孩子,从哪里能看出来?

答案: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2、枣核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从哪些事情中能看出来?

答案:从帮乡亲们夺回牲口和机智脱险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