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先学后教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诊所、年龄、土匪”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从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诊所、年龄、土匪”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从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字:神(板书)。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无所不能的神仙,特别厉害的人物·····)。同学们理解力和想象力都非常好,对神有一定的理解,那“军神”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这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4)分角色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沃”“绷”“堪称”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慈祥”的写法和笔顺。

(4)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5)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特点。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有哪些?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病人微微一笑······军人吧。

*联系上下文,画出描写与刘伯承军人身份相关的语句,交流理解。

*从沃克医生的猜测和患者的超常表现,你发现了什么?(他是一名军人)

*在这里,刘伯承内心会有什么变化?会想些什么呢?(有点吃惊;觉得这个医生不简单,医生是军医,也身经百战,能看出军人身份也非偶然,就没有必要反复争论了)

*这句话,你能读出刘伯承的不否认不承认的淡然语气吗?(语速适中,冷静)

预设二:病人一声不吭······抓破了。

*理解”一声不吭”含义,感受刘伯承的坚毅。

*这些动作描写,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军人?(像神一样,太坚强了······)

*此时的刘伯承,内心 又会想些什么呢?(我一定得忍住,只有这样,手术才能顺利进行)

*你受过伤吗?感觉怎样?(手被刀划伤过,非常疼······)

这样一对比,你对刘伯承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5.面对这样得患者,沃克医生发出了怎样得感叹?为什么呢?

预设三:惊呆了······

*边读边想象画面,手术中得沃克医生可能想些什么?(会不会忍不住了?我有点紧张;这样得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个挑战,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小得挑战)

*术后,沃克医生会对刘伯承说些什么?语气如何?

5. 采用范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军神》这篇课文,知道了刘伯承眼睛受伤,为了避免麻药伤害大脑,拒绝麻醉,要求直接手术。在手术得过程中,他表现出了超强得毅力,让人不禁佩服。沃克医生对他更加钦佩。那在这之前,沃克医生对他得态度又是怎样得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搜集刘伯承的故事,课后交流。

六.板书

军神

动作、语言、神态

坚毅、冷静、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