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10分钟

一、导入

绿色,是春天的色彩,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桃红柳绿,那是春的象征,莺

歌漫舞,那是春的旋律。顾城有诗云:“黑夜给 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

找光明。”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 ,- -起去寻找那片绿,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

二、品读

1.本文题为“囚绿记”, 这里的“绿”是指什么?“囚绿” 是怎么回事?

明确:绿是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 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 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囚绿记” 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记叙性的散文。2.课文哪几段是直接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明确: ( 1)寻(遇、得)绿(1- 4段):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

(2)观(赏)绿(5-7段) :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焦” 字理解。)

(3)囚绿(8-12段):这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

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引绿入室——发现生的欢喜——绿条执意向外——绿条渐瘦 渐弱——打算放绿出“牢”。 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4)放(释)绿(13段)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 。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 ,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绿枝条获得新生。

(5)怀(念、忆)绿(14段) :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 ,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