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为什么悲痛

1、由于世间无道皇帝昏庸,这些文人内心的苦闷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身怀才能却不愿躬身于朝廷,在这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悲同这个并无二致.“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

2、其实在当时那个时候人跟人之间的说话都要悄悄在一间小房间里面说话,怕有人窃听,做人做事都十分谨慎.而放浪形骸其实也并不是某些人希望的生活,只是借此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然而这样的生活很快就消逝,“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作者不敢直内心对当世的愤懑,只能借助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