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策略,能较好地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想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只能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领学生反复读书,感受阅读课文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带领学生和作者一起感受“发现”的过程。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教学重点:   弄清听诊器发明的过程。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先学:了解关于听诊器的知识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1、出示实物: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领读“听诊(zhen)器(qi)”。小朋友,你们见过听诊器吗?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师补充讲解:“听诊器”又称“听筒”,医生靠它从人的体表听取体内的声音来检查胸部和腹部的情况。   2、补充板书:世界上第一个。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提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3、让我们认真读读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一环节,以实物揭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听诊器的了解,唤起学生对听诊器的感性认识,明白它在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为学习后文作铺垫。然后再以实物质疑,学生自然会对“谁发明了听诊器”、“听诊器的发明过程”等产生好奇,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指导写字。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