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的教学目标

《牛和鹅》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篇明意,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牛和鹅,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谁能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写……接着写……最后写……)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先写由于听信了他人的话,所以我们不怕牛,害怕鹅。接着写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最后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对鹅都改变了态度。)

二、理解课文,精读课文,感知品味:

1、请大家默读课文(1-4自然段),画一画,做批注。

(1)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牛怕人,鹅不怕人)为什么?(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2)“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然后到小组里交流。

对牛:欺负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触它的屁股、刮它的皮、扳牛角、骑牛背

对鹅:害怕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绕个大圈子

(3)找出“我们”对待牛的动词,并打上三角符号。(拍、摸、触、刮、扳、骑)

2、读第五—七自然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怕鹅?(1、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2、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3、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3、从哪些句子能看出鹅的神气?画一画。

(1)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翅膀,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2)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3)大概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量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况且还有别的几只鹅在后面“吭吭”大叫着助威。

4、破折号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用在副标题前

“我几乎被它拖倒了——因为当时我还很小,只不过和它一样高呢!”是第几种?

5、读一读,读出害怕的心里:

6、这时,“我”的救命英雄——金奎叔出现了!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鹅又有什么表现?

(1)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

(2)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落荒而逃)

7、读一读金奎叔和我的对话吧!

学习12~13自然段:金奎叔对我讲的话使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什么变化?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1)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我不怕它。(在鹅的眼里我们比它小,但在我们的眼里,我们比它强!)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认识生活。

(2)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8、所以直到现在……(引读最后一段)是的简单的一句话让作者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看法和认识。

那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三、拓展延伸,发展语言。

(1)你是怎样看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

(2)你是怎样看待父母唠叨的。

(3)你是怎样对待老师对你的批评和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