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

教与学过裎:

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说一说,在学习上你有哪些好的习惯。

2.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伟人,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孙中山就是其中之一。

投影出示孙中山的照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孙中山的资料,教师补充。

孙中山小时候有什么好的学习习惯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略)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两人一组互读课文,纠正字音,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默读课文:

投影出示:

学习方法: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不明白的地方。

②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读懂的问题进行讨论。

③选出最重要的问题或还没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指导。

(1)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梳理、解决学生提出的重要的疑难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问老师问题,为什么要壮着胆子?

②孙中山向老师提问,其他同学为什么吓呆了?

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了解当时的教育方式,读第一自然,了解到那时“老师不讲也不问,学生也不敢向老师提问”。

读第4自然段“先生拿戒尺”,了解孙中山提问就会挨老师的打,所以同学们都很害怕,吓呆了。

③“鸦雀无声、摇头晃脑”是什么意思?

通过表演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感受当时的课堂气氛。

④“照例、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

“照例”:看上文了解照例是按照以前的读书方法去做。

⑤“既然”是什么意思?可查字典,再读书中含有“既然”的句子,体会一下。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使学生懂得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内容,同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好习惯,读2一6自然段。

让学生说出孙中山是怎样做的,老师是怎样做的。结果又怎样,从中体会到什么。

怎样读孙中山与老师的对话,为什么?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己读书、思考、提出问题,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敢说、敢问、敢想,指导学生抓住孙中山和老师语气的变化,读好这几段。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四、拓展练习。

1.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给同学听听,说说为什么。

2.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