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海写作手法

“诗人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多次排比和反复,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融入对大海的描写当中。大海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则暗喻了生活就像大海一样变幻莫测,波涛汹涌。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致大海》是俄国浪漫主义诗人普希金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全诗通过海之恋,海之思,海之念的“三步曲”,表达了诗人反抗暴政,反对独裁,追求光明,讴歌自由的思想感情。普希金在青年时代就深受十二月党人的影响,写下了许多歌颂自由民主的政治抒情诗。1820年,普希金年仅21岁就被沙皇放逐到俄国南部。1824年夏天,他与奥德萨总督发生冲突,又被军警押送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囚禁在那里长达两年之久。他在奥德萨长期与大海为伴,把奔腾的大海看作是自由的象征。当他要远离奥德萨而向大海告别的时候,万千思绪如潮水般奔涌,忧郁而激愤的诗篇早已酝酿在胸中。普希金在奥德萨开始写作,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最后完成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