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4到10段的心情变化概括

本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通过对老师也自己偷偷斗竹节人的叙述。

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并且为“我们”的竹节人能够得到老师的青睐而深感自豪,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快乐。

1、第一部分(1一2自然段)写竹节人是“我们”小时候的玩具之一。

2、第二部分(3一7自然段)写制作竹节人。

3、第三部分(8一19自然段)写玩竹节人。

4、第四部分(20一29自然段)写上课“我们”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没收,下课后,我们”偷窥老师也喜欢“我们”制作的竹节人。

5、竹节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我”课上玩竹节人。

经过: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

结果:我们意外发现老师也在全神贯注地玩竹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