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余光中美在哪里

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仅仅八十八字,却道出意味深长、意象优美、形式动人的意境,诗中孕含着巨大的民族之恋、祖国之爱、思乡之情。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今年已八十四岁。在1974年写出这首流芳百世的诗歌,拥有众多读者争相阅读。诗人怀着一颗爱国之心, 在继承祖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赋予乡愁情予深厚的历史感,想象中打上时代的深深烙印。

其一,乡愁具有时空美。乡愁侧重写诗人在大陆的经历:少年時是一枚邮票,青年時是一张船票,中年時是一方坟墓、现在是一湾海峡,这四个方面寄寓诗人绵长深远的思乡情。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这情感,使历史、地理的时空感融成现实感。短诗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其二,乡愁具有意象美。乡愁本来是人所共有的普通情感,诗人却加以提炼,从广远的时空中截取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单纯而不简单、实在而不随意,集聚了明朗、集中、典型、强烈的意象,有旁无斜枝的芜蔓之感;丰富而不短浅,含蓄而不夸张。

其三,乡愁具有形式美。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显得十分美。统一,即相对的均衡、匀称,段式、句式十分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和谐、对称。变化,追求的是活泼、流动,生机蓬勃。长短句的调节,整齐而具参差不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