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人物分析

《驿路梨花》中的“主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帮助他人?

《驿路梨花》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中华美德”。

文中,“谁是小茅屋的主人”这一悬念,推动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和老余以为是瑶族老人,瑶族老人以为是哈尼小姑娘们,哈尼小姑娘们说盖了小茅屋的是解放军叔叔,解放军叔叔说教他们这样做的是雷锋同志,再加上最先照料小茅屋的梨花姑娘,小茅屋主人的身份扑朔迷离。

这些人都不是小茅屋的主人,但也都是它的主人。这些主人有个共同点——他们都不会长期居住在那里。也就是说,他们为小茅屋所做的一切——解放军叔叔的修建、梨花和哈尼小姑娘的照料、瑶族老人的送米、“我”和老余的修葺——都是为了别人。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这些事呢?

我认为,是因为这里面有一种可贵的共情力,一种动人的同理心。共情力和同理心,正是中华美德最动人、最美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