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土题材

《祖国土》出自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她是苏联俄罗斯女诗人,生于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矛盾。《祖国土》是一首十四行诗,它的前面八行一般是陈述,接下来的四行是答案,最后两行内容转折,点明了对俄罗斯土地挚爱终身的主题。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依靠,人类总是在接受土地博大丰富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

诗人对祖国的认识应超越了一般诗人。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情感总体是沉郁的,后四句在沉郁的情感上掀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情感脉络: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那个时期的苏联知识分子,和他们的祖国一样,经受了坎坷的命运和深重的困难,许多人被迫流亡国外,许多人以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和阿赫玛托娃一样选择了留下,和祖国一起承受厄运。多次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苏联著名诗人,也是歌曲《喀秋莎》的词作者伊沙柯夫斯基就在《成群的候鸟在飞翔》一诗中表达了同样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