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导学案

第四单元

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导学案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2. 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掌握访谈的语言特点,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1.了解访谈相关知识,学习做访谈并撰写人物(风物)志。

2. 收集家乡历史掌故,了解家乡优秀历史人物,分析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了解访谈:

1. 访谈法的含义

访谈法是指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

访谈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

2. 访谈的类型

(1)根据调查员同调查对象的接触方式,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则是借助某种通信工具进行的访谈。在我国的实际调查中,当面访谈是访谈的主要方式,也有一些调查公司使用电话进行访谈。

(2)访谈有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分。

结构性访谈是按照事先制定的调查提纲进行,在调查中对问题的解释和说明也是标准的。因此,结构性访谈的特点是比较规范。非结构性访谈没有事先制定的较详细的提纲,只有访谈题目或它所涉及的几个方面。调查员只就调查的主题提一些笼统的问题,求得调查对象的回答,甚至有些问题是在访谈中形成的,访谈随着情况的发展深人下去。非结构性访谈适用于事先对调查主题知之不多,或希望深人了解调查对象的情况。相比而言,这样的访谈得到的资料比较具体、细致、全面,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

(3)按内容分为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按形式大致分为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

3.访谈的准备及技巧

访谈是调查员同调查对象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双方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访谈的进程与结果。

因此,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并在访谈中讲究访谈技巧。这包括:

(1)访谈前要尽量做好准备工作,对访谈的主题及它所包含、涉及的问题作尽可能充分的思考,以备向调查对象提出所要了解的问题。

(2)事先通知调查对象,约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3)尽可能多地了解调查对象的身份、生活背最及其与所调查问题的关系等情况,以使访谈时发问得体。

(4)一般来说要提前到场,在约定的地点等候调查对象;如果去调查对象的家庭或工作地点则要准时。(5)从调查对象手中操办的、关心的事情谈起,逐渐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