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体会

  臧克家所作《有的人》是一首让人读后经久难忘的好诗。这首诗写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一日,是纪

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而作。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他,是一头耕牛;他,是

一株野草;他,更是一位英雄。他,见证历史巨变;他,目睹风起云涌;他,更重燃了中国人上进的心

火。面对黑暗的社会,面对麻木的民众,他用犀利的笔锋揭露了种种罪恶。反动派的凶残行径并没有吓

倒他。常道英雄,何为英雄?此即英雄!正如诗中所写,“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他在心中

勾勒出两个大字——“天下”。天地苍茫,万物混沌。只有他,宠辱不惊,威武不屈;只有他,用洞

察一切的眼光直视社会。而如今,我们,面对已故的鲁迅先生,有几人能不汗颜?名利,金钱,荣誉,

哪一样不诱惑人心?又有几人能定心忍性?又有多少人会站出来呵斥社会上种种恶习?

  再看那些手握大权、自私自利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然而,历史是公正的,人民是公正

的,孰优孰劣他们内心十分清楚。尽管他们有时也会上当受骗,但那只能欺骗一时而决不会永远欺骗。

无论“有的人”曾经如何权倾一时,如何处心积虑追求“不朽”,其下场都不会如愿以偿。将自己“名

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体烂得更早”;“骑在人民头上”的,终有一天“人民把他摔垮”。这些

虽生犹死的人,就如行尸走肉,灵魂丧失,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无法体现。

  人格的伟大,决不因有权有势而体现。人生的价值,决不是索取,而是对社会和人民作出贡献。

一生必修的课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当我们融入社会、

融入世界时,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在个人与世界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钱学森,学他献身科学、一心为国的精神;学习孔繁森,学习他不求安逸、为民造福的情怀;

学习孟祥斌,学习他尽职尽责、舍己救人的精神……是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付

出,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责任”二字;是他们,在历史的纸页上留下光辉的一笔,让人们领悟

到真实的人生价值。

  我们是新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当找准生活的支点,让崇高的理想成为人生的

精神支柱,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提高个人素质。我们,要争做学习上的佼佼者,做道德上的楷模,做政治

上的积极分子。携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奋斗的信念,铸就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