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00散文

大约公元1169年的建康有一个在西下水门之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的赏心亭。在赏心亭上可以遥望远山,俯看长江,是观赏建康的绝妙场所。

这时的赏心亭上站了一个人,他正极目远眺。他就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辛弃疾站在赏心亭上,望着南楚碧天千里辽阔的土地上一片凄清的秋色,无情的江水不断得奔向天边,秋色无边无际。极目远跳那山峰,却因为祖国山河破裂而非常愤怒。那远山形态各异,有的高耸入云如碧玉的发簪;有的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像螺形发髻。转眼间,落日斜挂于楼头。他想:难道祖国也会像落日一样渐渐消亡?再一抬头,那掉了队的孤雁正悲惨的啼叫着。我这个江南游子也像这孤雁一样无依无靠。眼看着吴钩宝剑无用武之地,心中异常压抑。他一边感慨,一边拍着栏杆,直到把这九曲栏杆都拍遍了,走来走去仍然没有人能体谅他的心意。

这时,辛弃疾想: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细味美,我是不可能像张季鹰那样回家了,因为此时此刻我的家乡已经沦陷。

我若像许汜那样只顾谋取私利,恐怕只有遇见像刘备那样才气雄大的人才能知到羞耻惭愧。可怕虚耗了大好时光,令人忧愁可国势如飘摇风雨。恒温北伐后回家感慨小柳树已长成十围,树都这样了,人为何不老衰?可我连他都不如,在这虚耗了年华,老大无成。哎,凭靠谁才能唤来红巾翠袖的歌女来拭去我伤心时的热泪!辛弃疾提笔一挥写下了令世人叫绝的伟大之作《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