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毕业名师课堂

教学要求:

1、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眷恋之情。

2、在欣赏咀嚼语言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

3、结合自己的体验,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欣赏咀嚼语言的同时感受浓浓的眷恋之情。

[学习课文]

一、初读感知。

(教师发复印的课文,学生自由读)

师:大家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收获?

生:作者非常眷恋母校、老师、同学,校园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让他眷恋,不想毕业,很想永远在母校生活下去。

师:大家听清楚没有,他刚才用了一个词来表达对母校的感情。是哪个词?

齐:眷恋!

师:在课文中找到这个词了吗?读读有“眷恋”的句子。“眷恋”的意思相当于?

生:相当于“留恋”、“依恋”。

师:你们很会读书,有的从作者表达的情感角度交流,有的从文章的内容角度交流,有的从作者的写作思路角度交流,还有的同学对某些语句谈了自己的感受。这样说来,我们对文章的情感、内容、思路基本了解,那么这是不是真正懂了呢?让我们继续走进文章,进一步读懂作者如何表达这种眷恋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欣赏。

二、欣赏文本。

你们想先学习哪一段呢?(大多数学生说:第四自然段)

(一)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这段

师:第四自然段是如何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眷恋的?

生:第四段选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眷恋。

师:是大量吗?哪些是排比句?

生读:是您……是您……是您……

生:这个排比句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培育。

生:如果没有这些概括的事情的回忆,感谢赞美就变得空洞,干巴巴的了。

师:对,就变得无病呻吟。我们平时写作文,也不能总写今天我很快乐,今天我开心极了,而没有写什么事令你开心快乐,这样是无法感染人的。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第三段,有什么收获?

生:这一段可以分成三部分,“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lán)的画卷!”是总写,“每天清晨——欢乐和幸福。”是叙述了在学校里的生活,最后感谢母校。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我不同意,应该从“每天清晨——有的制作标本……”。

师:那你们觉得这一部分是怎样来表达眷恋的?

学生朗读这个语句。朗读整个语段。

三、小结。

师:因为时间关系,这一节课就上到这,这节课我们只完成了两个任务,读懂和欣赏,还没来得及批评。这一篇文章是一位老师写的。她是站在一个老师的立场,是以一种成人的眼光来想象你们的心情来写的,可能会有不足的地方,课后你们好好去发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