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

一、通假字

1.辟:“避”,躲避

2.辩:“辨”,辨别

3.得:“德”,感激

4.与:“欤”,吗

5.乡:“向”,从前

• 二、一词多义

• 1.与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欤”语气词,“吗”

• 蹴尔而与之: 给予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2.而 ①修饰:蹴尔而与之

呼尔而与之

笑而应曰

杂然而前陈者

②顺接:乡为身死而不受

三、古今异义

1.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四、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