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麦穗人物分析

《最大的麦穗》人物分析:课文中他的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从“随手扔掉”可见他的弟子不够爱惜粮食,从而也可以说明苏格拉底的教育有疏漏之处。“只许进,不许退”就导致弟子们没有办法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那么,这个“最大的麦穗”是没有办法找到的。从中也能看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有些太听话了,不敢怀疑老师,盲目行动,最后落得两手空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实践很认真,这从课文的第三节可以看出,他们一边思考,一边行动。他们虽然很认真,辛辛苦苦、挑挑拣拣,结果却两手空空。这样的结局太令人失望。不过表面上他的弟子们是两手空空,实际上却收获多多。表面上他们是没有得到麦穗,实际上他们却收获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另外苏格拉底的教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哲理散文。按照“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即事明理”的顺序安排结构。哲理散文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寓意物),来传达作者某种感悟、真谛、哲理的散文样式。哲理散文因为它所传达主题的凝重性,故而可以撞击读者心灵,给读者强烈的审美刺激。哲理散文一般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具体的形象(寓意物)。它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丝情绪、一个景象、一件小事、一个故事……二是作者传达的某种感悟、真谛、哲理。哲理散文类似于寓言故事。这篇课文具有明显的哲理散文特征:编者是借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来说明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