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讲了什么故事

这篇回忆散文,写的是一条曾与作者朝夕相处的小狗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疯狂岁月的荒诞和反常,文章篇幅较短,但写得情真意笃,令人感动,实为巴金近年来散文创作中的佳品。

这篇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以情见长,以情取胜。之所以作者在叙述小狗包弟的经历时,笔端流露出浓烈的情感,是因为巴金对小狗包弟充满着思恋与内疚之情。作者写它很通人性,与主人融治无间,为了讨得主人的欢喜,常常做令人发笑的作揖动作。甚至主人外出时,它都每日清晨等候于卧房门前,使主人深受感动,然而一场“文革”,居然革到一只温顺驯良、惹人喜爱的小狗身上:只因狗的吠叫将会给主人招来更大的灾难,可怜的“包弟”终于成了医院解剖桌上的实验品。“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我不能原谅自己”,寥寥数语,道出了作者的心声。为了保全自己,葬送了包弟,这是自己的耻辱。这种大胆的剖露心迹,使读者感到情感力量的冲击,心灵产生巨大的震撼。

文章除了感情的纯真外,其结构也有独道之处,作品开头并未涉及主题,而是从狗的身世谈起,给全文展开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接着,作者记叙了包弟与家人七年相处的几件有趣的故事,反映了小狗的活泼可爱。写到这里,作者陡转话题,愤怒地叙述起小狗包弟在文革中遭难的经历,一只如此可爱的小狗,居然在“文革”的灾难中也未能幸免,何况人乎?这样就进一步地揭露了“文革”的荒唐,激起了读者对那个疯狂年代的强烈愤懑。最后,作者追忆已故的爱妻当初与包弟嬉戏的生动情景,再一次表示对包弟的歉意,文章层层深入,一步步把读者引向感情的漩涡,在他们心中泛起层层波澜。文笔朴实,没有矫揉之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朴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