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苏武传

《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是《汉书》最出色的篇 章之一。《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的事迹,热烈 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 私情打动不了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的民族气节,生动刻画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文章按时间顺序,逐层记述了苏武出使的过程。首先,写苏武出使遇 变,他临危不乱,在面临“屈节辱国”的时候,为了使命和国家的尊严,“引 刀自刺”,决心以身殉国,这突出了苏武把国家尊严放在自己生命之上的 爱国精神。接着,写苏武伤愈,卫律一面以“举剑拟之”相威胁,一面又以 自己“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权力、财富相诱惑,苏武都不 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这表现了他坚贞不屈的品质。然后,写苏武 被放逐于北海,描写了北海环境的艰苦,在衣食无继,与羊为伴,以野鼠、 草子为食的情况下,他仍“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其顽强刚毅的性格, 给人留下了琛刻印象。最后,写李陵劝降,已投降匈奴的故人李陵在单于 的授意下来北海为苏武“置酒设乐”,劝其投降。从李陵口中,道出了苏武 兄弟屈死,亲人散亡,汉武帝年高失政,大臣安危不测等这些家国情况,但 苏武仍然不移其志,以死相拒,绝不投降。苏武的高风亮节得到了更深刻 地表现。四个主要事件,简要地描述了苏武出使的全部过程,同时也各有 侧重地表现了他的性格、品质,层层深入地塑造了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 形象。

班固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 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仍情不自禁地饱含赞佩推崇之情,调动许多艺术手 段,使苏武的艺术形象璀璨夺目,跃然纸上。其一,这篇传记的结构体现 出作者精于剪裁、善于布局的特点。作者始终围绕着苏武的爱国精神和 民族气节落笔。其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在苏武 这个具有坚定的民族气节的人物形象周围,环绕着一批屈节仕敌的投降 者,如卫律、张胜、李陵等。他们当中,有人数次易节,这种出尔反尔、反复 无常的人物更加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其 三,就是对人物语言的逼真叙写。出场人物的语言基本上做到能毕肖其 人,而且随着环境、情势的不同,人物的口气也发生变化。这特别表现在 两次劝降的描写上,生动地再现了人物的性格和节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 效果。

班固撰写《苏武传》,既无《史记》的旧文作依傍,又无苏武的自叙供 参照,纯属他亲自搜集营构的独创之作,充分显示了他取舍材料、驾驭文 字的非凡才能。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史记》无《苏武传》,盖迁在时, 武尚未归也。《汉书》为立传,叙次精彩,千载下犹有生气,合之《李陵 传》,慷慨悲凉,使迁为之,恐亦不能过也。”《苏武传》确是《汉书》中写得 最精彩的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