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人教版

1.《沁园春长沙》是诗人面对橘子洲、岳麓山,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语,抒发了青年革命家欲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2.《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主要歌颂人民的力量!作者在最后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实就是在赞美当代的中国人民。

3.《沁园春长沙》表达出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自己投身于革命风浪中的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无畏精神。

4.《沁园春长沙》这首诗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读者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表达了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和奋发前进的信心力量。

5.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沁园春 长沙》整首诗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也表现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扩展:沁园春 ,又名"洞庭春色""东仙""念离群"等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之园,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长沙,是词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