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400字

毛泽东的这首词,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词之一。

写得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从某方面来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毛泽东早年对革命的执着、对信念的坚持以及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据说蒋介石第一次看到这首词,在读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句时,颇有失落感,于是口中不知不觉的念了出来,并且多念了几遍。蒋的副手正好在旁边,于是讨好的说:委座,好词!蒋大怒:蠢货!好你个娘希匹!!这是毛泽东写的!今后与我争天下者,必是此人……对手尚且如此,毛泽东的大气可见一斑啊!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这首词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将无形的不平凡的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人昂扬炽烈的革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