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和西方的科学对比论证

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这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学术界的共识,因为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际情况看,都是如此。从理论上讲,科学来源于(自然)哲学,受哲学的强烈影响,而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因此,科学、哲学和文化是三位一体的,即有什么样的哲学,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科学。从实际情况看,西方科学和中国传统科学(如延续至今的中医学)之间就存在巨大差异,这些差异非常明显地表现在科学的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检验方法、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的发展模式,甚至科学的从事人员及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

西方人的自然知识基本来源于感官的感觉,并通过大脑把各种感觉进行加工、抽象,建立了其概念的联系,就好像把一个完整、具体、生动的自然体分解后再组装成一个机械综合体,失去了一个完整生命体的意义或形成了由碎片拼凑出来的自然体,而传统中国人的认知从一开始就把自然和自身带入了一个自然的认知中,从内在对感官统合的感知展开了认知和表达,并把面对的自然客体融入这种知识体系中,这也是“天(自然)人合一”理念的由来,因此中国的知识认知不自觉的进入了一种体验性的表达上,通常我们会说用“体会”来获得知识,对道家来说,“道”是“体”出来的一个自然代名词,从这一点说老子代表了中国从艺术到科学的的一种科学性表达的最高智慧,也是中国自然意义的道与德或质与形统一的科学性阐述,而阴与阳的辩证更体现了中国在自然应用层面的广泛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