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溪分析

(1)课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我”是目击者、见证人,“我”述说了小溪流经森林全程每一段中变化着的情态,所描写的景物也无不浸透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和美学评价。他把我们拉进了作品,我们也仿佛随同他作了一次小溪之行。

(2)诗的深警和反复回荡的旋律。一般认为普里什文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属于散文诗,也有人认为是抒情哲理散文(如苏联新版《百科全书》),作家自己喜欢称为诗体随笔。尽管三者的说法有差异,但是都承认其作品有着共同的特征——诗的因素很浓。本文的诗的因素首先表现在所揭示的道理的深刻上,作品不是止于赞颂小溪的冲击力上,而是深入下去表现它对障碍的看法,表现它对光明未来的信念,表现它对猥琐生活的批判。文章用相形相比的方式赞颂了美的、代表前进力量的事物,从普普通通的道理上升到哲理的层面:其次是节奏的跳荡回旋上,文章不是步步进逼,衔接得很紧,有的地方常常跳开,在隔离了一段的地方又遥遥接上,如“早晚”前后重复了五次,呈现出回旋式上升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