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图讽刺什么

郭巨埋儿讽刺了封建礼教思想根深蒂固,“儿可再有母不再有”貌似有理,其实是混账逻辑。生产力低下,生活贫困,只有“减员”活命,埋儿救母终不能长久;没有法治观念,把儿子生生活埋,是要杀人偿命的。

1、《埋儿奉母》是一个关于一个叫郭巨的人的故事。因为家里穷,他妈妈每次都要和孙子分享少量的食物。他深感不安,所以他计划埋葬他的儿子,并全力支持他的母亲。结果,他在准备埋葬儿子的坑里挖了一个金坛。最后,一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这个故事的初衷是劝人孝敬老人,但这种埋葬儿子赡养母亲的做法,现代人无法认可和接受。

2、晋代隆虑人郭巨,最初,这个家庭很富裕。父亲死后,他把家里的财产一分为二,分给了两个弟弟。他独自照顾母亲,对她极其孝顺。家庭变穷后,他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爱她的孙子,她总是不愿意吃饭,但她把唯一的食物留给了她的孙子吃。因此,郭巨深感不安。他觉得抚养这个孩子必然会影响对母亲的赡养。于是和妻子商量:“儿子可以再要一个,母亲死后不能复活。不如把儿子埋了,留点粮食养活她。”他们挖坑的时候,突然看到地下两尺处有一个金坛,上面写着:“天赐之子郭巨,官不能取,民不能取。”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能够养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名声也传遍了全世界。